僅靠一雙筷子走遍天下

時間:2022-04-02 熱度: 欄目:知識問答
林語堂先生是個風趣幽默的人,他曾經(jīng)說過:“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,就是住在英國的鄉(xiāng)村,屋子里安裝有美國的水電煤氣管子,有個中國廚子,有個日本太太,再有個法國的情人。”大家不必誤會他在公開鼓吹婚外情,其實這位曾經(jīng)留學歐美的散文大家,是把中華餐飲文化與美國現(xiàn)代化生活設施以及英法日等國的優(yōu)雅風情,并列為大同世界理想生活的諸多要素之一。  
中華餐飲文化在世界的傳播,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。清末外交官張德彝在《航海述奇》中說,1866年他在越南西貢光顧由廣東人開的醉香樓時,其感覺是“所有菜蔬肉食果面皆中華味”。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主要的聚居地,由于歷史悠久人數(shù)眾多,那里的中餐館很早便具規(guī)模上檔次了。但美國則不同,葛根粉價格,始于淘金時代的中餐館被稱為“雜碎店”,后來名聲大噪則要歸功于晚清重臣李鴻章。關于這些,梁啟超的《新大陸游記》有過詳細的記載。  

ysgegenfen.com


20世紀初荷蘭的中餐館。  
19世紀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倚紅松樹而建的中餐館,專門為淘金和修路的工人服務。  
19世紀40年代加州發(fā)現(xiàn)金礦需要大批廉價勞力前往開采,廣東許多貧苦的農(nóng)民便擁向美國,并把下層民眾儉樸的餐飲也帶到了那里。1986年,曾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的李鴻章訪問美國,這位主張“師夷”的洋務派首領卻對西餐不習慣,即便出席美國總統(tǒng)舉辦的歡迎宴會也很少動筷,因此“囑唐人埠之酒食店進饌數(shù)次”。這令美國人困惑不解,于是問華人給李鴻章送的什么菜肴。當時的中餐還處于初級階段,談不上什么川、魯、蘇、粵四大菜系,他們做的只是肉塊與菜蔬的雜燴而已。由于“華人難于具對”,因此只好“統(tǒng)名之曰雜碎”。這樣一來,“雜碎之名大噪”,不僅華人餐館的菜單上大書“李鴻章雜碎”來招攬生意,而且連過去從不到唐人街的美國人也“來者如鯽”了。   葛根粉、野生葛根粉
美國第一家中餐館在舊金山,1850年時那里僅有4家。這些小本經(jīng)營的夫妻店或幾個人合伙的小餐館,由于花樣多,味道好和經(jīng)濟實惠吸引許多的顧客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美國的中餐館越來越多。據(jù)資料統(tǒng)計,1949年全美中餐館4300家,至1990年時增至25000家,全年營業(yè)額在70億美元上下。盡管美國華人職業(yè)早已多元化,在高校、科技、行政部門及金融、地產(chǎn)等界不乏其人,但仍有約一半的華人直接或間接從事中餐業(yè)。究其原因,除了美國華人大量增加之外,中餐被美國公認為是最好的民族風味食品之一,這也是重要的因素。難怪有人說,華人僅靠一雙筷子便能走遍天下。 葛根粉、野生葛根粉

本文標簽:

閱讀全文
猜你喜歡
欄目熱點
相關文章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