粽子的百科資料

時間:2022-04-02 熱度: 欄目:知識問答
粽子是端午節(jié)的節(jié)日食品,古稱“角黍”,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(fā)明的,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(tǒng)食品。

【歷史記載】

歷史上關于粽子的記載,最早見于漢代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。“粽”字本作“糉”,《說文新附•米部》謂“糉,蘆葉裹米也。從米,葼聲。”《說文•夂》:“葼,斂足也。”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?!都?bull;送韻》:“糉,角黍也?;蜃黥?。”

粽子又名“角黍”,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《風土記》:“仲夏端五,方伯協(xié)極。享用角黍,龜鱗順德。注云:端,始也,謂五月初五也。四仲為方伯。俗重五月五日,與夏至同?!瘢ㄍ?“鴨”),春孚雛,到夏至月,皆任啖也。先此二節(jié)一日,又以菰葉裹黏米,雜以粟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,二節(jié)日所尚啖也。……裹黏米一名‘糉’,一名‘角黍’,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。”
ysgegenfen.com


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中,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,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,所以稱“角黍”或“粽”。

明清以后,粽子多用糯米包裹,這時就不叫角黍,而稱粽子了。

【民間傳說】

從南北朝以后,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。

南朝梁的吳均(四六七-五二○)在《續(xù)齊諧記》中寫道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,楚人哀之。每至此日,竹筒貯米,投水祭之。漢建武中,長沙歐回,白日忽見一人,自稱三閭大夫,謂曰:‘君當見祭,甚善 。但常所遺,苦蛟龍所竊。今若有惠,可以楝樹葉塞其上,以五彩絲縛之。此二物,蛟龍所憚也。’回依其言。世人作粽,并帶五色絲及楝葉,皆汩羅之遺風也。”

另外的說法是,百姓怕屈原的尸體被江里的魚吃掉,于是裹了粽子,投入江中喂魚。 本文由大別山野生葛根粉網(wǎng)(shanfulz.cn)整理
粽子與屈原關聯(lián)的說法,由于其浪漫主義色彩,而被廣為傳頌。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(xiàn)。

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:“彩縷碧筠糭,香粳白玉團。”

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:“疏疏數(shù)點黃梅雨。殊方又逢重午。角黍包金,菖蒲泛玉,風物依然荊楚。衫裁艾虎。更釵裊朱符,臂纏紅縷。撲粉香綿,喚風綾扇小窗午。”
【粽子做法】

漢代,粽子是“蘆葉裹米”;到了西晉,變成了“菰葉裹黏米,雜以粟”。后魏賈思勰在《齊民要術》中記載更為詳細:

《食經(jīng)》曰:“粟黍法:先取稻,漬之使釋。計二升米,以成粟一斗,著竹內(nèi),米一行,粟一行,裹,以繩縛。其繩相去寸所一行。須釜中煮,可炊十石米間,黍熟。”

《食次》曰:“●:用秫稻米末,絹羅,水、蜜溲之,如強湯餅面。手搦之,令長尺余,廣二寸余。四破,以棗、栗肉上下著之遍,與油涂竹箬裹之,爛蒸。奠二,箬不開,破去兩頭,解去束附。”

內(nèi)容來自ysgegenfen



到了明朝,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

“糭,俗作粽。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糭櫚葉心之形,故曰糭,曰角黍。近世多用糯米矣,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(jié)物相饋送?;蜓詾榧狼?,作此投江,以飼蛟龍也。”
現(xiàn)在的傳統(tǒng)做法則是,先將粽葉(蘆葦葉或竹葉等)泡濕,糯米用水泡好,以肉、豆沙、棗仁等為餡,包成三棱形、方形、枕頭形等蒸、煮而成。

可見,明朝的時候,葛根粉的作用,糯米已經(jīng)成為粽子的主要原料。而現(xiàn)代用赤豆、棗子和糯米混在一起的粽子做法,則是南北朝的時候已經(jīng)開始流行了。

【粽子的形狀】

因地區(qū)不同, 由材料以至粽葉, 都有著很大的差別,連“裹” 的形狀,也有很大的不同,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,因此漢晉時的粽子,多做成角形, 作為祭祖用品之一。此外,一般還有正三角形、正四角形、尖三角形、方形、長形等各種形狀。
copyright ysgegenfen

葛根粉管理系統(tǒng)

本文標簽:

閱讀全文
上一篇:咸來說鹵
下一篇:年糕的介紹
猜你喜歡
欄目熱點
相關文章
?